真实世界很复杂,我们做研究时,经常需要忽略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,只关注跟手头的问题最相关的现实。为了理解真实世界,我们有时借助于一个经过简化的、用来代表真实世界的东西,我们管它叫模型。很多学科的学者都使用模型,在社会科学领域,以经济学家为甚。
为了分析方便,模型常做两种简化。一是直接忽略某些东西,比如一个太阳系的模型,会省略小行星和木星的62颗卫星等。二是对现实世界做一些"扭曲",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的重点,比如一个太阳系的模型,会把木星和土星缩小,把我们更关心的地球放大一些。
经济学模型也忽略某些现实,比如一个宏观模型可能忽略对外贸易。经济学模型也"扭曲"事实,比如一个微观模型可能假设所有消费者的偏好是一样的。建模型的首要目的不是求真实,而是求实用,希望它能帮助我们简化分析,以达到认识和理解真实世界的目的。
经济学模型就象地图。一张地图总是忽略并扭曲很多事实,但你无法否认一张好地图很有用,经济学模型也一样。所以我们常说,所有模型都是错的(由于忽略并扭曲事实),但很多模型是有用的。正因为如此,判定一个模型的好坏,首先要看它是否有用,而不是纠缠它是否真实。
经济学模型忽略哪些现实、扭曲哪些事实,要根据建模型的目的而定。就好比说,一张交通图不该忽略主要街道,可以假设地形没有起伏;而一张地形图,则恰恰相反。同理,一个分析犯罪率的模型,完全可以忽略货币供给;而一个讲失业率的模型,恐怕就不能不谈货币供给了。
经济学模型象一则寓言,叙说一个简化的、不真实的世界里的故事。就象寓言实际是想说明真实世界的道理,经济学模型当然也是用来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。当我们把模型里的抽象概念跟真实世界的概念一一对应起来,借助模型分析现实、导出可以验证的推论,我们就有了一个理论。
一个完整的理论需要说明模型与现实世界如何对应。比如在模型里可以抽象地讲价格,在现实世界里价格指什么呢?如何度量?有些理论工作专注于模型,忽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,譬如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里的文章,所以有人说这个期刊该叫 Journal of Economic Models。
经济学模型多为数学模型,由方程或图组成。当然也有例外,我印象最深的是Tom Schelling的居住隔离模型。他用棋盘格代表居住区,以两种硬币代表黑人和白人,来模拟居住隔离状态的形成和演变。近年来以计算机模拟为主体的模型逐渐多了,但跟数学模型比起来,仍是九牛一毛。